本報訊 (記者 趙琦 通訊員 吉佩佩) “針對用肥多、肥料利用率低的問題,我們開發了滴灌高效節肥節水技術和水肥一體化示范技術,制定了一套適合本地蔬菜水肥滴灌、大田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標準,逐年提高了全縣大棚和大田的水肥利用率,有效節約了農戶生產成本,增強了本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1月19日,莘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莘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文波介紹。
近年來,莘縣緊密圍繞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積極開展農業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工作,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50多個,實施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集成推廣了秸稈還田、深耕深松、配方施肥、機械鎮壓、寬幅精播、小麥氮肥后移、一噴三防、玉米單粒精播、玉米一增四改、一防雙減、適當晚收、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標準化生產技術;開展小麥節肥增效綠色增產套餐服務模式試驗示范;玉米—大豆帶狀種植等糧油綠色高質高效高產栽培技術等成果累計100余項,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次,每年為全縣農業增收約5000萬元。
莘縣農業技術推廣員積極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農技推廣體系,開展科技入戶工作,形成農技員聯系示范戶,每位示范戶帶動10—15位農戶的科技入戶新模式;創新科技服務手段,通過12316科技服務熱線、中國農技推廣App、農業科技服務微信群、公眾號、電視、廣播等形式加強農技信息服務,受益農戶20余萬人。
聚焦本地優勢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在西瓜種植區推廣早春大拱棚西瓜套種豆角高產栽培技術,利用豆角的秧蔓為西瓜遮陰,減少西瓜裂果,提升西瓜品質,董杜莊鎮瓜菜年交易量達60萬噸,是冀魯豫三省著名的瓜菜集散地,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推廣大蒜—糯玉米—菠菜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此模式1年畝純收入可達1萬元,比傳統種植小麥、玉米效益增加了近3倍,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繁榮,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