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仇晶 濟南報道
9月26日上午,《山東省特殊教育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隨后,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山東省特殊教育條例》(下文簡稱《條例》)有關內容及貫徹實施情況進行解讀。
據介紹,目前,國家層面尚無特殊教育專門立法,《山東省特殊教育條例》屬于填補法律和行政法規空白而進行的創制性立法,也是全國第一部關于特殊教育的地方性法規。
《條例》共八章五十八條,系統構建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完整特殊教育體系,明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職責,強化資源保障與監督機制,著力推動特殊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在全面推進融合教育方面,一是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實施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提高融合教育辦學水平,接收能夠適應普通幼兒園生活的特殊需要兒童入園。二是壓實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接收特殊學生隨班就讀工作責任,加強資源教室建設,探索特殊需要學生助教陪讀制度,為適齡特殊需要學生就近就便進入普通學校學習提供支持和幫助。三是支持高等學校增設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實施單獨考試單獨招生,提高特殊需要學生高等教育入學率。
在健全特殊教育體系方面要求,一是優化特教學校布局。規定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標準,通過新建、改建、擴建、遷建等方式,建設標準化的特教學校。設區的市應當建設孤獨癥兒童特教學校,或者依托現有特教學校設置孤獨癥兒童特教部,逐步擴大招收孤獨癥兒童的規模。二是健全送教上門制度,規范送教上門形式和內容,提高送教質量。三是建立縣級以上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開展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入學評估、爭議處理建議等工作。四是統籌成立縣級以上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輻射各地教研指導,為特殊教育提供支持服務。
在強化職業教育方面,一是規定職業學校合理設置面向特殊需要學生的專業,強化就業導向。二是鼓勵特教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面向特殊需要學生開放的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依法享受有關稅費優惠。三是規定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學生就業前適應性培訓和就業后跟蹤指導,并可以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安置特殊需要學生就業。四是用人單位招收特殊需要學生就業的,按照規定享受稅收優惠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等政策。
在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一是規定有關部門應當按照編制標準及時調整、配備特殊教育教職工,保障特殊教育發展需求。二是加大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力度,強化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在普通教師培訓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融合教育知識,提高融合教育能力。三是落實特殊教育教師津貼政策,完善特殊教育教師職稱評聘和補助制度;普通學校的教師承擔隨班就讀教學、管理工作的,其承擔的特殊教育有關工作納入績效考核。
在財政投入方面,一是規定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相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為特殊需要兒童、青少年家庭提供符合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二是規定省人民政府統籌相關資金,支持特殊教育發展,適當照顧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三是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向兩頭延伸,除特教學校外,學前、高級中等階段以及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的生均公用經費,均按照當地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執行。四是加大經費支持力度,解決小規模特教學校辦學困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不足一百人的特教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按照一百人標準撥付;超過一百人不足二百人的,按照二百人標準撥付;超過二百人的,按照學生實有人數撥付。五是規定本省實施特殊教育,執行從學前到高中階段的學費減免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特殊需要學生,按照規定減免學費、雜費、住宿費、書本費等費用。六是規定未按照規定標準足額撥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等資金,以及侵占、挪用特殊教育經費等行為的法律責任。
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王志剛表示,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入學安置率連續兩年保持100%,率先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特殊教育。下一步,山東將在實現30萬人口以上縣(市、區)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全覆蓋基礎上,繼續通過新建、改建、擴建、遷建等方式,建設標準化的特殊教育學校。支持設區的市建設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或者依托現有特殊教育學校設置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部。指導各地嚴格落實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確保經費足額撥付到位。全省教育系統將切實履行職責,全力抓好《條例》的學習宣傳與貫徹實施,確保各項規定落地見效。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