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一場關乎近萬家山東企業出海征程的“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國際營銷體系推進會,牽動了市場的目光。
近萬家企業聯動、各方服務力量組成強大“后援團”,向外界展示著山東外貿正以全省協同的“系統作戰”取代企業的“單打獨斗”。
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市場開拓,更是山東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中一次主動的“破局”與“立勢”。它清晰地傳遞出一個信號: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山東的開放決心堅定不移,山東的開放步伐穩健有力。
山東以全新的開放姿態,于變局中開新局。
(一)
從“活動”看“活力”
一場推進會背后的思維升級
細觀這場推進會,就是山東開放新氣象的微觀縮影。
這里面有金融保險機構發布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海外營銷伙伴分享一線實戰經驗,跨境平臺進行精準的市場推介,物流企業發布通道服務升級方案,最后由培訓、政策、法律三大服務團形成閉環護航。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出海護航網絡”。
它清晰地勾勒出山東為企業出海構建的支撐體系:從前端的市場開拓、中端的金融物流,到后端的風險防控,幾乎覆蓋了企業“走出去”可能遇到的所有關鍵環節。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服務護航”的模式,折射出山東開放思維的變革。
省商務廳聯合多部門協同發力的工作機制,從過去主要由個別部門、部分地區推動的“單點突破”,升級為全省上下、各部門協同的“整體戰”。這種系統性的合力,展現出山東在復雜外貿形勢下“闖新路”的底氣與章法。
“萬企出海”,是山東的“破局”之舉,更是“立勢”之為。破的是企業單打獨斗、資源分散的舊局,立的是系統作戰、協同發展的新勢。
(二)
從“數據”看“格局”
一份成績單背后的結構重塑
推進會的熱度,源自實績的支撐。
今年前8個月,山東外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省進出口2.32萬億元,規模躍居全國第5位,增長5.8%,進出口增速在主要外貿省市中保持首位。
比增速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數據背后所反映的結構之變、格局之新、動能之強。深入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山東外貿正在發生的“四重躍升”。每一重躍升都標志著山東對外開放質量的顯著提升。
一是動力結構更優化,民營企業成“主力軍”。素有“大象經濟”之稱的山東,正在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31萬億元,增長7.7%,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76.1%。這個數據背后,是成千上萬中小企業活力的迸發,是市場經濟“毛細血管”被充分激活。從跨境電商到服務貿易,從高端制造到數字貿易,到處都能看到民營企業的活躍身影。
二是產品結構更升級,“硬核魯貨”站上C位。過去,人們談及山東出口,大多會想到農產品、紡織品。如今,機電產品出口已占據半壁江山,占比達48.2%。更引人注目的是,游戲機出口增長104.9%,汽車、船舶、電子元件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勢迅猛。山東制造正在展現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濰坊造的汽車配件暢銷歐美、煙臺產的游戲機走進全球千家萬戶、青島造的船舶駛向五洲四海。這份嶄新的“貨單”,是山東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直接體現,標志著山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在加快,國際競爭力也在提升。
三是市場結構更多元,“新興戰場”貢獻八成增量。山東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上半年,共建“一帶一路”市場對出口增長貢獻率達81.1%,與此同時,歐盟、韓國、日本等傳統市場地位保持穩定并有所進益。這種多元化的市場格局,極大地增強了山東外貿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回旋余地。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經貿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市場布局,為山東外貿的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是區域結構更均衡,中西部城市成為“增速黑馬”。長期以來,山東對外開放呈現出明顯的“沿海領先”特征。而今,中西部城市外貿動能澎湃,成為一大亮點。一季度,菏澤、泰安、聊城、濟南增速均超20%,其中菏澤更是高達54.4%。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內陸城市正在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這種變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山東推進全域開放的必然。這種區域結構的優化,不僅增強了山東外貿的整體競爭力,也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三)
從“動能”看“未來”
一條開放路背后的戰略路徑
風高浪急,更顯定力;闖關過坎,方見真章。
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大國博弈加劇、各類貿易壁壘增多……山東如何能在這場壓力測試中持續保持定力、穩步前行?
以制度創新“破壁”。推進“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聚焦培育十大專精特新外貿優品集群,“一國一策”“一業一策”開拓國際市場,統籌聚合金融、物流、法律、營銷、平臺等國際貿易領域服務資源,為外貿優品企業開拓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以數字賦能“拓維”。強化政策引導與制度創新,出臺貿易數智化專項政策,明確發展目標與實施路徑,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穿透式監管,平衡貿易便利化與風險防控。完善數字貿易生態,培育本土數字營銷、智能物流等服務平臺,加強“AI+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為外貿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支撐。
以協同發展“筑基”。精準施策拓展國際市場,定向開拓海外重點國別,逐一制定市場開拓方案。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原則構建省內城市間協同創新平臺,推動不同城市共享產業項目和創新資源,以區域間的有效協作提升外貿競爭力。充分地利用中歐班列、北極航道和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推動我省外貿發展。
今天的山東,不再只是“買賣全球”的參與者,更是“織網全球”的推動者。越是面對風浪,越要擴大開放,這不僅是山東在實踐中的戰略選擇,更是一個經濟大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責任擔當。
?。ù蟊娦侣動浾?戴岳)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