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新材料產業鏈記者見面會。人工智能工廠里無聲的精密運算、汽車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效率革命、商業航天港里不斷刷新的發射紀錄……兩個半月的探索之旅,見證一個又一個創新活力奔涌不息的切片——“龍首”引航,“龍身”發力,在山東的產業版圖上,一條條產業鏈正化身巨龍,撐起地區經濟從“規模增長”邁向“質效躍升”的鋼筋鐵骨。
產業鏈是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山東在全國較早建立“鏈長制”工作機制,逐步梳理明確67個重點產業領域,提煉形成19條省級標志性產業鏈。產業鏈、輸送技術、人才與資本等養分,構筑抵御市場風浪的堅實框架;串聯散落的節點,讓企業跳出“單打獨斗”,成長為根系相連、生機盎然的繁茂森林。每一個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以自身實力為錨點在未知疆域里探索、在變革浪潮中尋光,一次次將“不可能”改寫為“新起點”;而這些執著于叩問發展邊界的領跑者,正是山東經濟澎湃向前的生動縮影。
擁抱“數”“智”,傳統產業穩穩駛入新征途。誰說紡織只有“制衣”單一維度?在泰和新材“手中”,芳綸纖維紙制成的復合材料登上高鐵、飛機,耐高溫、阻燃、強度等性能優于金屬制品;基于高性能化學纖維技術生產的芳綸涂覆隔膜更能大幅提升電池安全性,成為新能源汽車、算力中心等場景的重要支撐。記憶中的越野神車“212”如今魏橋造:作為2023年才入局的造車“新勢力”,山東魏橋新能源汽車科技集團瞄準鋁“高保值、易回收”的屬性做文章,有效減少汽車百公里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入局僅兩年就有了登頂細分市場銷量冠軍的車型。傳統優勢疊加綠色化、智能化,老家底煥發新機,也更輕盈靈動了。
聚鏈成群,產業“新苗”長成“大樹”。車間中不知疲倦的“巧匠”、手術室里的精密“助手”、田野阡陌的智能“耕者”……山東造機器人如今已深入到各個場景,僅珞石機器人一家就帶動20余家配套企業集聚濟寧;青島國實將大海裝進“手機APP”,浪潮面向采購、運營等多個組織角色打造的“數智員工”……從內部變革做起,一批人工智能龍頭將復雜技術封裝為易上手的“產品”,持續降低技術應用門檻,推動創新更快走向產業;34平方公里范圍內東方航天港構建起“火箭生產—海上發射—衛星應用”的完整閉環,“九天攬月”的浪漫加速落地成為惠及日常的便利,“沙灘看火箭”從想象變為可能。昔日種下的一顆“種子”,在悉心澆灌中破土抽枝,終以蓬勃之勢撐起一片全新的產業天空。
今年前8個月,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41個行業中有36個實現增長,增長面達到87.8%。龍頭品牌“立得住”、配套體系“跟得上”、科技創新“連得通”,多點支撐、多維突破,一個工業大省基業長青的動人畫卷正徐徐舒展開來。
每一個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也是企業創新活力與政府引導支持深度共鳴的產物。近年來,山東牢牢抓住全球產業變革機遇,以“鏈長統籌、鏈主帶動、全鏈協同”為樞紐,圍繞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優化生產力布局等關鍵關節、重要領域出臺數十項產業發展政策。當市場的“活力因子”與政策的“保障能量”精準契合,這些好品牌就有了在時代中站穩腳跟、行穩致遠的力量。創新浪潮拍打產業岸線,機遇之光照亮全新征途,期待有更多的山東好品牌揚帆起航、共赴星光。
(大眾新聞記者 付玉婷)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