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呂曉磊 張曉明
“在這里住著舒心,看病方便,吃飯不用愁,還有人陪著聊天解悶,比在家里還自在!”9月23日,在冠縣蘭沃鄉大曲村“多院合一”院區的幸福食堂里,78歲的張戴明(化名)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一邊笑著說。如今,在蘭沃鄉,這樣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場景,正成為當地老人生活的日常。這個改變,源于冠縣創新打造的“多院合一”醫養結合新模式。
大曲村中心村衛生室的“智慧健康地圖”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冠縣蘭沃鄉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的號召,直面農村養老醫療資源分散、服務水平偏低等現實問題,跳出“醫療歸醫療、養老歸養老”的舊思路,把散落的資源“擰成一股繩”,打造“多院合一”的醫養新模式,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把醫療、養老、吃飯、解悶的需求一站式滿足,為農村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高質量的醫養保障服務。
要讓“多院合一”落地,選對“主陣地”是關鍵。政府牽頭,衛健、民政、文化等部門一起跑遍全鄉,最終選定了地理位置居中、出行便捷的原蘭沃鄉養老院做基礎,一邊擴建,一邊升級。同時,把閑置的大曲村中心村衛生室重新改造建成了能住30位老人的養老公寓。公寓里診療設備一應俱全,還專門配了2名常駐村醫,醫療區、養老區、餐飲區、活動區一應俱全,卻又通過綠色通道連在一起,老人想看病、想吃飯、想聊天,轉個彎就能到,一點兒不費勁。
大曲村中心村衛生室的醫生在為村民做檢查
醫養“貼得近”,老人才能安心。蘭沃鄉衛生院把養老院的醫療護理全包了下來,每隔幾天就派骨干醫生來村衛生室坐診,給老人量血壓、查血糖,教村醫看診技巧;遇到老人不舒服,直接開通優先就診通道,不用排隊等號。村醫也會定期去鄉縣醫院、衛生院學習,去年剛上崗的2名村醫就被派去冠縣人民醫院進修,回來后看常見病、做基礎護理更熟練了。現在老人有點頭疼腦熱,在院里就能看好,不用再讓子女陪著往縣城跑。
智能設備也成了老人的“健康保鏢”。衛生室里的“智慧健康地圖”,上網就能調閱村民的電子健康檔案,村醫翻著平板就能知道哪位老人有高血壓、糖尿病,提前提醒他們注意飲食;健康積分兌換更有意思,老人參加體檢、聽健康講座就能攢積分,可以兌換洗衣粉、肥皂,大家參與健康管理的勁頭更足了。最貼心的是為老人發放的分藥盒,早中晚的藥分好格子,再也不怕吃錯量。為防止老人孤單,志愿者會來陪他們嘮嗑,愛心企業也常捐些米面油,讓服務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冠縣蘭沃鄉大曲村中心村衛生室
在這里,老人的生活不僅健康,還有很多樂趣。幸福食堂每天變著花樣做低糖低鹽的軟食,不光入住老人能免費吃,村里其他老人也可以免費吃,吃飯時還能順便做個義診。新農村業校更熱鬧,今天講“怎么防詐騙”,明天教“高血壓藥該怎么吃”,到了周末還請人來唱戲曲,老人們搬著小板凳坐在前排,看得津津有味,真正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如今的大曲村中心村衛生室,210平方米的空間里,診斷室、藥房、康復室樣樣齊全,全科診療儀、除顫儀等設備配備齊全,這是今年鄉村醫療三年行動的“成果”,也是全縣83處改造后的中心村衛生室之一。不僅如此,衛生院還推行“黨員帶、村民幫”的模式,黨員干部常來幸福食堂幫老人打飯、理發,組織文娛活動,攢下的信用積分能換服務,村民也愿意來搭把手,基層治理更加高效了。
從醫療資源升級到民生服務提質,冠縣“多院合一”模式正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讓鄉村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品質,讓“夕陽紅”在基層治理與民生關懷的雙重滋養下,綻放出愈發絢麗的光彩。
2025-09-29 14:46:03
2025-09-29 12:53:16
2025-09-29 12:51:0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