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吳周 布國睿
本報通訊員 魏月平
針對當前涉農審批存在的一些堵點,聊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推出“集成式、下沉式、數智式、閉環式”四式服務,為實現鄉村振興筑牢堅實政務服務根基。
“我們始終把涉農審批服務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聚焦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通過流程再造、服務升級、科技賦能,精準對接農業發展需求和農民辦事訴求,真正為鄉村產業發展松綁減負,讓農戶經營輕裝上陣。”9月19日,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吳楊向記者介紹。
打通涉農審批“快車道”
“以前辦理養殖場審批手續,要跑好幾個窗口,還得反復提交材料,現在通過‘一件事’套餐,一個窗口、一次提交,所有證照同步辦理,1個工作日就全部辦完,真是太省心了!”9月15日,聊城華羽禽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市行政審批局的審批速度贊不絕口。該局以事項歸并、服務升級為突破口,推動涉農審批從“分散辦理”向“集成服務”轉型,持續削減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服務模式上,推出“自主組合+集成辦理”機制,整合農藥經營許可、生鮮乳收運等關聯事項,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實現“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審批環節精簡45%,審批耗時壓縮90%。
織密便民利企“服務網”
在服務機制上,市行政審批局創新實行“雙長制”,由局業務骨干擔任“鏈長”,系統梳理行業需求,統籌協調跟蹤推進;鎮街設立“片長”,全面摸排片區產業底數,提供全流程幫辦代辦,形成“全鏈跟進、全域覆蓋”的服務體系。為使服務更貼近民眾,組建“梨鄉助農團”“惠農服務隊”“鄉村振興審批服務隊”等特色隊伍,開展“審批服務進大集”“入戶助農”等活動,把政策解讀、材料指導等服務送到群眾身邊,2025年以來,累計上門服務1400余次,幫助群眾解決審批難題200余個。
近日,位于道口鋪街道陳化屯村的保芝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申請辦理水域灘涂養殖證,審批人員利用無人機對20.14公頃水域面積進行了勘查,通過手機屏幕觀看無人機回傳的現場實時影像,當天便辦結發證。企業負責人周女士感慨地說:“過去最頭疼的就是場地核驗,現在通過無人機+遠程視頻,當天申報、當天勘驗、當天反饋,方便得超乎想象!”該局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打破傳統審批瓶頸,推動審批從“線下跑”轉向“云上辦”。根據事項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分類“云勘查”,對高風險事項開展事前云指導,對低風險事項實行遠程視頻勘驗,對需復勘事項采用“微信視頻+線下補勘”模式,全市“云審批”效率提升80%,成本降低50%。
筑牢改革落地“防火墻”
“審前貼心指導,審中一次勘驗,批后監管及時跟進,既幫我們規避了整改損失,又規范了行業經營,震懾了違規經營者!”莘縣農資經營店店主王先生說。為確保改革紅利精準釋放,審批部門攜手監管部門共同構建協同聯動機制。審前階段,聯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提前介入,對申請人的場地選址、設施設備、功能布局等給予預勘服務和整改建議,助力現場驗收一次通過,避免建成后反復整改增加企業成本。在審中環節,打破部門壁壘,組建跨部門勘驗小組,將過去多部門分頭勘驗改為“一次到場、聯合檢查、綜合評定”,勘驗用時減少75%。今年以來,該局已聯合勘驗40余次,為企業節省時間超500小時。批后“聯動監管”,依托審管互動平臺,保障審批結果和監管信息實時傳遞、閉環管理,今年已累計推送相關信息500余條,實現審批與監管“無縫銜接”。
聊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破解了涉農審批的堵點,以“四式”服務為筆,以便民利企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勾勒出政務服務的“聊城樣板”。
2025-09-22 16:36:34
2025-09-22 10:06:17
2025-09-22 10:05:0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