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中秋佳節,杜郎口鎮南董村中堂畫傳習所圍繞“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傳承活動。村民們以筆墨為媒,以丹青寄情,在傳統中堂畫的創作中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南董村被譽為“中堂畫之鄉”,其歷史可追溯至明隆慶年間。從第六代董繼白創作的清雅花鳥,到第八代董立元被道光皇帝授予“文林郎”稱號的人物畫,這里曾創造“家家點染、戶戶丹青”的盛況。《三仙煉丹》《麻姑獻壽》等作品不僅暢銷北方多地,更曾赴香港展出,2015年該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堂畫作為我國傳統民間繪畫的重要形式,承載著吉祥寓意和家風傳承。該技藝第十五代傳承人董傳生在活動中向村民講解了中堂畫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特色,并結合中秋主題,現場示范了“鯉魚望月”“嫦娥奔月”等傳統題材的中堂畫創作,詳細解析了工筆勾勒、設色渲染等技法。村民們圍坐觀摩,不時提問交流,在筆墨流轉間感受非遺藝術的獨特魅力。
為了更深入地體驗非遺文化,村民們紛紛提筆,嘗試繪制屬于自己的中秋畫卷。傳習所內掛滿了村民們自創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文化傳承創新的生命力,更描繪了村民對團圓、豐收的美好愿景。00后愛好者小蘇表示:“這比想象中的更難!但董老師教我們每一筆都有講究,中堂畫不只是技巧,更是在講團圓、祈福的故事。我們年輕人應該成為傳承的‘新生代’。”
文化鑄魂凝聚鄉村發展新力量。“中堂畫是南董村的根脈。非遺傳承不是守舊,而是讓老技藝說出新時代的祝福——就像中秋的月亮,永遠照亮回家的路。”傳承人董老師深有感觸地說。在堅守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這也正是鄉村文化振興最寶貴的不竭動力。(賈立華 李天宇 楊冬雪)
2025-09-30 16:58:55
2025-09-30 16:18:46
2025-09-30 16:14:0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