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酷暑夏日,老百姓到哪里去納涼,是許多城市面臨的難題。老百姓納涼擠占商家有限空間不可取,政府能否有所作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近日,《聊城主城區公布81個免費消夏納涼點,還有公益服務》的消息刷屏了聊城人的朋友圈,人們紛紛討論著自己心目中的“寶藏納涼點”。
這81個納涼點均為城市和社區的公共空間,位置就在市民家門口,抬腳就到,方便可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門就進”,人們不僅可納涼,還能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工會驛站是戶外勞動者的“充電站”,飲水、微波爐、急救箱全配齊;城市書房,邊納涼邊看書,還可以聽講座,結交書友;銀行網點、政務服務大廳冷氣足、座位多,順道還能看報紙、辦業務。這些納涼點覆蓋不同人群,讓“蹭座”變成“順路坐”。
這81個納涼點,開辟了“街頭社交”新空間。就像老輩子的茶館,你來我往,客套寒暄。如今,納涼點里,老人下棋、工人熱飯、孩子寫作業,自發形成微型社區,讓美好生長在茶香琴韻、孩童笑聲和鄰里的寒暄里。這座城市,始終用自己的方式,寵著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這81個納涼點,彰顯了“人民城市”新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環衛工、外賣小哥、老人、帶娃的家長……誰有需要誰就來。在這里,你不用消費,只需做一件事:理直氣壯地享受這座城市為你準備的夏日福利。難怪有網友說,“81個納涼點,就像81個‘城市擁抱’”。
這81個納涼點,書寫著“雙向奔赴”新佳話。城市用心創設消夏公共空間,也得到了市民的真誠回饋。居民化身志愿者,自發組織文藝匯演、廣場舞,吹拉彈唱,熱鬧一夏。社區給予“一老一小”最好的掛念和照顧,向老人普及防詐知識,向孩童宣傳防溺水知識。暑假期間,社區通過“非遺+快樂閱讀”的沉浸式體驗模式,讓傳統文化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走進學生生活。在城市書房,讀者給予書店最大的支持:美術愛好者將畫作裝幀好,懸掛在書店的墻壁上;一些讀者捐贈圖書、工藝品,傳遞文化的溫度;一些嘉賓,如大學老師,主動前來向讀者分享知識……這些場景,讓附近的居民有了清涼愜意的消夏之所。
是的,一座城市能否讓人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關鍵在于能否提供細致入微、引人留戀的真情關懷。而這81個納涼點的推出,正是聊城送給市民群眾的關愛禮包。
我們欣喜地發現,2025年的這個夏天,聊城帶給我們的,不止是納涼點、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霓虹閃爍、浪漫愜意的夜生活。英歌舞舞進啤酒節,讓人們沉醉于英歌舞與啤酒節“混搭”的熱烈氛圍;云野湖畔·城市營地,將露營與水幕光影秀結合,讓人們在家門口體驗微度假的愜意;“大冰的小屋·百城百校音樂會”以民謠為媒介,為年輕人提供情感共鳴的空間……這些場景,與聊城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交融在一起,讓這座城市不僅有讓人心生向往的城市燈火,更有隨時隨地因緣分相聚相談的可愛的人。
是的,這天真熱,卻也催促著生命將能量釋放到極致,荷花怒放、蟬鳴陣陣,處處生機勃勃。到了夜晚,你我不妨把冰鎮汽水舉過頭頂,和月亮碰杯,在東昌湖邊吹吹晚風。
群眾需要什么,城市就奉上什么。聊城,始終以煙火氣與人情味,回應著人們對城市美好生活的期待。畢竟,一座城市的品格與魅力,不僅在于有多少高樓大廈、景觀風物,還在于它能否讓人們感受到更多的尊重與溫暖。
2025-09-25 16:54:46
2025-09-25 10:47:18
2025-09-25 10:13:1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